内蒙古自治区保护母亲河行动特色工作总结
1、全区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为了全面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我们于2001年9月召开全区青少年生态建设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以建设青少年生态教育基地(生态园)为依托,推动青少年生态环...
环境教育总结
环境教育总结杜行中心小学位于市重点开发的浦江镇中心,占地面积17134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1360多名学生,130余名教职工,学校绿化面积1890平方米,可绿化率达到100%,校园环境优美,整洁,...
2005年湖北省6.5环保宣传活动总结
2005年,湖北省环保宣教中心在做好日常环保宣传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跨世纪环境保护目标和全省的环保中心工作,结合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和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人...
50条环保行为
1、节水为荣─关紧水龙头,别让水空流 2、一水多用──让水重复使用 3、阻止滴漏──检查维修水龙头 4、监护水源──保护水源就是保护生命 5、慎用清洁剂─—减少水污染 6、关心大气质量─别忘...
海口市环境监测工作总结
海口市环境监测工作总结自2000年我市荣获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以来,我站在市环保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环境监测总站和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监测是环境管理...
上半年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半年市容环境卫生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越秀区市容环卫局(2004年6月15日) 2004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市容环卫局的指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诗歌创作
指导教师 宋斌 李晓军 电 三.1 陈安迪 夜晚的屋里开着灯, 我在玩电脑, 妈妈在熨衣服, 爸爸在看电视。 灯要用电, 电脑要用电, 熨斗也要用电, 电视更要用电。 电是机器的生命, 电是我的生...
绿色检查——学校环境情况调查–环境教学课题
绿色检查——学校环境情况调查课题: 保护环境 年级: 五六年级 目的: 1.知道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积极参加保护环境的公益活动。 准备: 1.预习课文...
黄河走进环境诊所-环境教学课题
黄河走进环境诊所目的: 1.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黄河本不姓黄,它的由清变黄,根源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2. 用黄河变迁的历史,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中国古代以农为本国策的利与弊,加深环境...
拒绝使用塑料袋
众所周知,塑料薄膜(袋)是时代进步、科技进步的产物,它质轻、坚实、耐用,在保护商品、方便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较长时期以来广受人们青睐。但从环保角度出发,其一次性塑料包装...
环保宣传语
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促绿色消费,做绿色选民 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把消费限...
海口市环境信访工作总结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在市委市政府关于“把海口做大、做强、做精、做美”的重要精神鞭策下,在环保局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我们支队几年来,在信访工作中,认真贯...
2004年学校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实施计划
2004年学校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实施计划本学期是学校完成学校五年规划的关键一年,学校的发展按时代的要求,环境教育从单一环境知识的灌输扩展到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五个方面的。随着我...
关于保护环境的英语文章
英语作文-可以参考了:)~~ in modern society, we tend to become more and more aware of our living environment or physical environment, because we is not clean as before. so many peo...
南宁四职校2004年环境教育工作总结
去年我校被光荣地评为南宁市“绿色学校”,这既是对我们以往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有力的鞭策。在学校环保教育领导小组的会议上,大家一致认识到:我们在环保方面的工作还做得远远不够,它非但...
空气-环境教学课题
空气课题: 空气 年级: 初中三年级 目的: 1. 使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2. 使学生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3. 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后果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意义。4.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
山西省2005年“六·五”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的总结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通知要求,紧紧围绕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以及中国主题“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我局党组十分重视,并要求各市环保局要认真落实《...
我国的人口-环境教学课题
我国的人口年级: 小学六年级 时间: 一节课材料: 爆米花、纸、笔 目的: 1.发展学生对于资源供应和物质需求之间关系的理解。2.帮助学生认识控制人口增长过快、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和作用。 步...